
小貸“跨界”遇阻馬云轉戰擔保行業
阿里金融已實現單日利息收入100萬元,并且在全部都是信用貸款的情況下,不良貸款率僅為0.9%
據阿里金融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該公司累計服務的小微企業已超20萬家。在過去兩年中,阿里金融幾乎保持著每年100%以上的增長速度。而在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已經實現單日利息收入100萬元———這意味著,如果這一勢頭持續一年,阿里金融的利息收入將達到驚人的3.65億元。并且在全部都是信用貸款的情況下,阿里小貸不良率僅為0.9%。正因為如此,阿里小貸被業內譽為“最賺錢的小貸公司”。
但在2013年初,一則傳聞稱“馬云要在全國設7個金融中心,以擔保為主,小貸陸續退出,在未來5年之內要申辦自己的銀行。”為何會突然有轉型的傳聞呢?重慶晨報記者昨日致電阿里巴巴,但相關人士均三緘其口,婉拒采訪。
從誠信通到小貸公司
2002年馬云推出誠信通,算得上是阿里金融的最初萌芽。之后,阿里巴巴網站進一步衍生出“誠信通指數”,對交易雙方的信用狀況進行量化評估。通過這套系統,阿里巴巴將企業的基本情況、經營年限、交易狀況、商業糾紛、投訴狀況等,統統納入了指數系統。信用評估屬于典型的金融行業一個分支。而這個數據庫正是日后阿里信貸得以壯大的根基。
2003年,馬云發現,雅虎日本憑借本土化策略在日本C2C市場大勝eBay日本,這堅定了他推出C2C業務的決心。同年5月淘寶成功上線,當年10月推出了日后影響著金融支付變革的支付寶。一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總裁對記者表示,馬云的野心是把支付寶作為支點,進軍整個電子商務金融,包括支付結算、信貸、銀行卡、供應鏈融資,當然也包括銀行。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完成。
編輯:北京信誠IT保姆IT外包部 http:// www.aboverow.cn www.xc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