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回顧:放眼全球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又到了年末,在2012這一年里除了最終成為笑談的世界末日,各行各業倒也都有不少重大事件發生。以小編從事的軟件行業來說,從傳統電腦軟件再到手機端應用,這一年里都有不少事情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比方說國際上有微軟新一代Win8系統發售,蘋果iOS地圖被人詬病,國內則有兩大IT巨頭爆發的三百大戰,安卓手機安全等問題。在這辭舊迎新之際,讓我們再來回首一下整個2012年度的國內外軟件界。
Windows 8發布 微軟很忙
今年10月26日,微軟面向全球發售新一代Windows 8桌面操作系統。早在Windows 8預覽版露面時,其眾多顛覆性設計就成為用戶議論焦點,隨著它正式發售,Windows 8毫無疑問成為本年度的焦點。

2012年度重頭產品:Windows 8
由于Windows 8進行了大幅改革,微軟在Windows 8的推廣宣傳上可謂不惜余力,尤其是針對中國地區。不僅在上海最先舉行Windows 8產品發布會,還專門制作了好幾則Windows 8電視廣告投放到主流頻道。
今年Windows 8發布和以往產品發布相比還有一大不同之處,那就是配套的電腦設備種類非常豐富。由于Win8對觸摸設備的優化改良,以Surface為代表的Windows 8平板電腦開始進入一般用戶的視野,因為它們同是Windows系統,軟件兼容幾乎不成問題。
題外話:就在Windows 8全球發售之后沒幾天,負責Windows和Windows Live部門的微軟副總裁史蒂芬·辛諾夫斯基辭職離開了微軟,讓人感覺很不可思議。而來自他本人的Twitter信息表示,他將從2013年春季起重返哈佛執教。
Win8應用軟件快速增長
Windows 8有一套全新界面模式,應用軟件若要工作在這套界面下,就需要重新開發。在今年上半年,Windows 8專屬應用還很少,進入下半年后,隨著微軟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幫助,相關應用開發逐漸步入正軌,無論是應用種類還是數量都呈幾何增長。
MSN整合到Skype
老牌即時通訊軟件Windows Live Messenger(舊稱MSN)于今年11月初宣布整合到Skype中,服務多年的MSN就此和用戶宣告
蘋果多款新品叫好 唯獨地圖成污點
蘋果產品大多是成功的,但顯然不包括地圖。在今年六月的WWDC 2012大會上,蘋果發布了iOS6系統,在添加多項新功能和改進的同時,也將“排外”情緒進一步提高。蘋果將此前內置多年的谷歌地圖從iOS6中去除,轉而采用自家的蘋果地圖。只不過,地圖這個東西不是隨便誰都能做好的,蘋果也不例外,自家新地圖很快被發現錯漏百出,甚至最近傳出消息稱澳大利亞警方勸告駕車者不要使用蘋果地圖,因為已經有當地用戶被蘋果地圖導航到沙漠中去了。

蘋果地圖不堪重用
或許更讓蘋果感到不爽的是:就在幾天前,Google正式推出了適合iOS6的地圖應用,2天時間里就超過一千萬次下載;Google地圖登錄iOS6的五天后,有數據統計顯示iOS6用戶數增長了近三成。
題外話:在全球市場,忽視Google的產品是不明智的,相信蘋果已經在地圖問題上感受到了,獨門經營絕非良策。
Safari告別Windows平臺
自今年7月底起,蘋果不再為Windows平臺提供新版Safari瀏覽器的支持,僅保留最后的5.1.7版本。由于Windows平臺上的瀏覽器選擇眾多且實力強勁,Safari一直沒有太大成果,結束Windows平臺開發對蘋果而言并沒有什么損失。
歷時三年 Windows7終成最流行操作系統
時間回到2009年7月中旬,Windows 7系統宣布進入RTM,在那個月里,Windows XP的全球使用率接近73%,幾乎相當于每四臺電腦中有3臺正在使用XP系統。經過三年努力,Win7的份額終于在2012年7月接近XP,并在八月份一舉超越XP,成為最流行的桌面操作系統。

Windows7在2012年的份額走勢(截至11月底)
題外話:Windows 8現已發布,那么它超過Windows7的份額又需要多少時間呢?
2012回顧:笑看國內
現在讓我們把視線從國際領域轉回到國內,在咱們身邊也有不少值得一說的事情。
又見硝煙 別把用戶不當回事
2010年的11月初,奇虎360與騰訊QQ之間爆發了著名的“3Q”大戰,而倒霉的用戶只能跟著他們玩“二選一”游戲,所幸最終在工信部等三個政府部門的干預下,兩者又能共存了。誰知才平靜了不到2年,今年8月下旬又爆發了一場戰爭,這次是奇虎360和百度之間因為搜索大打出手。而用戶依然充當可憐的“看客”,只要還在用他們的產品,無論是百度將用戶通過360綜合搜索訪問百度知道、百科、貼吧等服務時強行跳轉至百度首頁,還是之后360將所有來自百度相關服務的搜索結果強制跳轉到“網頁快照”頁面,把事先毫不知情的用戶搞得莫名其妙。

三百大戰(圖片來自互聯網)
通常,當兩家廠商開展競爭后,獲益的往往是用戶。但無論是2年前的3Q大戰,還是今年的3B大戰,用戶都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3Q大戰讓用戶被迫放棄一款軟件,3B大戰又把用戶體驗拋到九霄云外。雙方似乎都以為用戶離不開他們的產品,殊不知可選的產品非常多,而且有些會更好。所以小編在這里奉勸一句,競爭是好事,但別把用戶不當回事。
題外話:身邊有不少被兩次大戰牽連的用戶,在更換其他產品后卻發現原來墻外的天空是那樣美好。
瀏覽器新品迭出 各有高招
暫且忘記那些不愉快的回憶,來看些積極向上的事情吧。在這一年里,國內有不少瀏覽器新品發布,它們各自都有與眾不同的特色,帶給用戶不一樣的體驗。
獵豹瀏覽器
2012年5月初,金山公司宣布了一款全新產品并開始進行內測,這就是獵豹瀏覽器。在瀏覽器市場已經強手林立的情況下,金山依然敢于涉足,看得出他們對這只“獵豹”頗有信心。當然獵豹本身也表現不俗,無論是外觀UI設計,還是內在性能表現都讓人眼前一亮。

金山獵豹瀏覽器
獵豹瀏覽器還有另一個頗吸引眼球的口號:安全網購,被盜“敢賠”,如果用戶通過獵豹瀏覽器進行網絡購物時發生被盜問題,可獲得1000元的賠付。也許有人覺得這是炒作是噱頭,但不管怎樣,畢竟這敢賠是白紙黑字實實在在寫在那里的,起碼表現出金山對獵豹瀏覽器本身的安全性很有信心。
傲游云瀏覽器
這是12月份才剛剛推出的瀏覽器新品,主打特色是跨平臺跨設備的互通,即用戶可以不同設備上使用傲游云瀏覽器時,數據皆可實施交互同步。簡單點說就是,你在電腦上瀏覽的時候,用手機也可以看到同樣的內容,對于現代人來說,的確是方便了不少。

傲游云瀏覽器
題外話:裝了傲游云瀏覽器的朋友可要保管好自己的移動設備,至少也要加個解鎖密碼,要不萬一手機什么的丟了,哪天你在電腦端用傲游瀏覽一些個人愛好的時候,撿到的人也就一同“欣賞”了。
淘寶瀏覽器
顧名思義,對于經常泡在網上購物的人來說,由淘寶推出的購物專用瀏覽器:淘寶瀏覽器無疑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它支持淘寶免登錄、網購安全增強,支付寶控件、智能CDN加速等功能,外加專門購物模式下,用戶只能訪問淘寶認證過的安全購物網站,網購一族可以放心通過淘寶瀏覽器光顧淘寶網店。
創意產品鮮有大熱
過去一年里,國內陸續出現過一些有創意的產品,比如迅雷云播,允許用戶上傳BT種子文件,利用服務器云端邊下邊播,只需一個瀏覽器就可以看片;又比如QQ圈子,能按照真實生活中的關系將QQ好友自動分圈,并向同一交際圈但仍屬陌生人的對象發起對話,拓展人脈。
這些新產品雖然都具有一定的創新,但是并未沒有流行起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些產品。如今這年頭,一款再好的產品也需要宣傳推廣,連Windows 8都在不惜余力的推廣宣傳,更何況其他產品呢。
2012回顧:安全不容樂觀
雖說現實生活中的世界末日純屬謠言,但是在電腦手機等設備上卻實實在在的存在很多安全威脅,2012年也不例外,有不少安全事件值得我們警惕。
蘋果電腦很安全 這是謠言
曾幾何時,蘋果電腦被認為是非常安全、和病毒絕緣的,其實并不盡然。很早的時候就有人指出,(當時)蘋果電腦之所以安全,主要是它的普及率和Windows電腦相距甚遠,病毒還沒有瞄上蘋果系統而已。時至今日,隨著蘋果系統普及度達到一定規模后,病毒等惡意軟件所能產出的黑色利益開始體現,不法分子開始研究蘋果系統的漏洞和缺陷。于是到2012年4月的時候,Mac OS X平臺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病毒感染:Flashback,它最多的時候波及到超過70萬臺Mac電腦。

Mac OS史上最嚴重的病毒感染事件
Flashback病毒生動的告訴我們,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只要攻破它能產生足夠的利益,很快就有人對其下手。所以,現在Mac電腦用戶也盡量安裝反病毒軟件來保護系統。目前,包括卡巴斯基等國際安全廠商都推出了Mac OS版本的安全軟件,如果你在使用Mac電腦,那么還是裝一個安全軟件防患于未然吧。
超強病毒Flame 竊取個人信息只是小兒科
提起病毒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破壞計算機文件,竊取個人帳號信息等危害,而實際上有些病毒的作用堪比核武器。今年5月份,一個代號為Flame的超級電腦病毒被安全機構捕獲,隨著對其深入分析,人們發現這原來是一個高度復雜且極具破壞性的間諜工具包。讓人感到吃驚的是,該病毒據說是由美國和以色列共同開發,用以網絡攻擊和收集關鍵情報,旨在減緩伊朗發展核武器的進度。

flame病毒
隨著Flame的曝光,電影中的網絡戰爭已經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了,也許它暫時并未針對個人用戶,但誰也不能保證今后黑客們不會借鑒Flame向我們的電腦發動攻擊,因此我們有必要做好足夠的安全準備。
大規模帳號泄密 國內外都一樣
2011年末爆發了國內某網站大量用戶帳號泄密事件,其后續影響一直蔓延至今,很多用戶由于采用了單一帳號通用多個網站登錄的方式,導致其他帳號紛紛被攻破,損失不小。
國內不太平,國外也一樣。今年6月,世界最大的商業客戶社交網站LinkedIn爆出遭黑客攻擊,650余萬用戶密碼遭泄漏。其他同樣遭攻擊導致用戶信息泄露的還有Dropbox、Last.fm網站。
在這個黑客肆意攻擊的網絡時代,注冊帳號時一定要注意獨立性,重要的帳號密碼信息要單獨建立,至少也要保證密碼的差別。
方舟子質疑360不安全 個人隱私再成話題
2012年里奇虎360除了和百度發生摩擦,還和“打假斗士”的方舟子過了招,起因則是10月初的時候,方舟子在微博上稱,360瀏覽器已被媒體揭露一點都不安全,會悄悄收集用戶的隱私資料,建議“像司馬南這樣的敏感人物尤其要注意上網安全,尤其對做‘流氓軟件’起家的人搞出來的東西要警惕”。很快360做出回應,發表聲明稱方舟子被收買,以所謂“打假衛士”的身份,頻頻抹黑360安全瀏覽器。接著方舟子再次表態:360是在造謠和誹謗,將起訴奇虎360公司侵犯其名譽權。隨后360也表示將起訴方舟子。…… 就這樣,一個人和一個公司間的戰爭轟轟烈烈的打響了。

方舟子和360之間又起矛盾
隨著雙方矛盾加深,有關部門正式出面干預,工信部表示已介入并調查“方舟子指控360安全瀏覽器竊取用戶隱私一事”,方舟子和360之間的口水仗才告一段落。但是沒過幾天,一則“中科院報告:360產品存在三大隱私安全問題”的新聞又讓這一事件重新升溫,因為這篇新聞中引用了中科院的一份《個人隱私泄露風險的技術研究報告》,該報告表示“一直以安全為名的360瀏覽器在架構設計、運作原理方面竟然存在著三大隱私安全問題,將會給用戶安全帶來嚴重危害”。
此消息一出,很多原本支持360的人開始動搖,難道方舟子真的說對了?不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快中科院表態,說上述報告從未公開發表過,只是研究所研究人員的內部交流材料,不代表中科院官方意見。接著工信部又公布之前對360的調查結果,360瀏覽器被證明是“清白”的。那么,到底是內部交流材料更有說服力呢,還是工信部的調查結果更準確呢?小編也不知道……
然而,此次事件中原本真正的主角:用戶隱私安全問題卻被雙方的口水所“淹沒”,即使360是清白的,其他肆意竊取用戶隱私的情況也是層出不窮。但愿每個關注方舟子和360矛盾的用戶,都清楚的意識到隱私安全問題,真正做好保密措施。
一年下來,大家少不了對一年的事情做一下回顧,可千篇一律的新聞回放也確實麻木了大家的眼球。所以,這次的回顧我想說一些用戶心里的話,用一個普通的但同時也關心過的業界手機玩家的視野告訴你,在剛過去的這一年里,他看到了什么。
2012回顧:安卓阻擊iOS
該來的總會來
一年前的今天,當我們說起最流暢的手機系統時,幾乎多數人會選擇iOS,當時大部分平民安卓機幾乎還處于一個軟件游戲都要花很久才能打開的階段。一年之后,三星的手機越來越像一部盾牌,而iPhone則越來越像一把矛。這很有象征意義,至少這部代表安卓的大盾已經擋住了iPhone犀利的沖擊。

這更像是個玩笑
曾經我們對安卓系統有著各種各樣的不滿,為什么運行你就像老牛拉破車?為什么同樣的軟件別人的安卓系統能用我就不能用?為什么大型游戲軟件只有蘋果有而我們沒有?螞蟻多了,大象也會倒下。用戶多了,開發商自然也會偏移。我們不用多說這一年開發商們是怎樣把重心從iOS平臺轉移到安卓平臺的,安卓系統的市場占有量決定了這一切。同時蘋果高傲地堅持著自己的高價,幾乎同樣的配置,iPad Mini比Nexus 7貴了將近1000元人民幣,iPhone 5比Galaxy S3也貴了1000人民幣左右,不要小看這折合過來才100多美元的差距,可能這就能左右一大批用戶的購買決定。
喬布斯走后,庫克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構建著蘋果帝國,可這一年內除了地圖門算是蘋果的亮點以外,iPad 3和iPad 4甚至是iOS 5都不能說有太大的亮點,如果說喬布斯在架構一個充滿想象力的蘋果世界的話,那么這一年的表現證明了蘋果已經落地,走起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道路,而且很遺憾,這條“無過”的路走的又是那么的艱難。
用戶才是王道的今天,安卓系統在用戶數量上已經占了上風,如果蘋果還是保持現在的狀態不進行任何改變的話,相信該來的總是會來的。

蘋果也不想有這一天吧?
微信?微博?真正微小的是用戶
對于一年前的很多人來說,微信不過是一款免費發短信的軟件,可是2012年經過了發酵后的微信開始了它的良性鏈式反應,每個人都有其交際圈,一個點亮六個,六個點亮三十六個,2012年下半年,騰訊憑借其龐大的QQ用戶數鎖定了超過2億的微信用戶。

誰是中國社交軟件的未來?
有人調侃說互聯網"找死"的行為有兩種:一是跟著騰訊做一個有前途的產品,二是被騰訊發現你在做一個有前途的產品。雖然說這是玩笑話,可陌陌等一大批同類軟件的境遇有目共睹,無論陌陌怎么表示"我們和騰訊的目標客戶群不同,所以不存在正面沖突"也好,用戶數量確實是在被騰訊一點點蠶食。
跑馬圈地的時代看起來已經過去,相信國內很難有哪一款類似微信的軟件能做到2億用戶,然而這2億用戶也成了馬化騰嘴里的熱豆腐。這看起來是個很可笑的問題:我都有那么大的用戶群了,為什么還是沒有一個成熟的盈利手段?10月中國移動者開發大會上,馬化騰向大家坦誠地表明:微信盈利模式暫時還未找到。
同樣的事情也在新浪微博上發生著,雖然從用戶注冊數上來看不如騰訊微博,不過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活躍用戶在哪里,所以新浪微博作為國內第一微博平臺還是當仁不讓的。然而營收上看,新浪微博也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數據顯示,微博的廣告收入僅占新浪總收入的一成,這不應該是一個坐擁4億用戶平臺所應該做到的。
找到真正有效的盈利模式是微信和微博發展的關鍵,但是無論怎么說,這些都是企業的高度才需要考慮的,對于用戶來說更應該關注的是使用體驗。而這一點上微信明顯做的比微信要好一些。
騰訊有著敏銳的嗅覺和行動力。2011年微信2.3版本的發布可以說是教科書式的一仗,一個禮拜前,陌陌發布了帶有地理位置查詢功能的新版,僅僅一個禮拜,騰訊微信就將這個功能放到了自己的軟件里。之后騰訊不斷吸收著有用的功能,剔除用戶反映不好的內容,漸漸地,微信幾乎成為了生活里最安靜的存在,用戶想用的時候,第一時間能想到;不想用的時候,絕對不會出來打擾。難道這不是一種尊重么?
再看微博,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可能是沒經歷過這么龐大用戶群的原因吧,新浪微博似乎還處于不顧用戶想法的“膨脹期”。我覺得你們用戶應該喜歡我推薦的內容,ok,用戶的手機端就出現了一個不能關閉且一天跳出來好幾次的推送新聞。我覺得你們應該用更好的版本,ok,登陸頁面時就必須強制更新到最新版本。我覺得你們用戶應該認識這些人吧?ok,用戶沒看兩條微博就能看到“你可能認識、你可能喜歡、你的好友也在……”。夠了,真的夠了!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大眾,因為即便是蘋果,從高高在上到被安卓追上也不過經過了兩個版本而已。
2012回顧:手機安全也成問題
你在我手機里干了什么?
我在你手機里放了惡意軟件,在你手機里放了惡意代碼,在你手機里不斷推送廣告,在你手機里偷偷收發短信。這是一個抓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故事,國內這個現象就是這么奇怪:肯花6000元買臺手機,卻不肯花6塊錢買個游戲。你知道么?手機中毒是你自找的。

這后門是你自己開的
現在的智能機里,有多少人沒越獄?有多少人沒Root?這就如同小偷在我們的后花園對著我們大喊:看,這臺電視機真棒,你只要打開后門,我就能幫你搬進來,只要你保證后門是開著的狀態,我就能天天幫你搬不要錢的家具進來。可是他沒說他的同伙會進來偷偷拿走你們所有積蓄。
越獄和Root的原理都是給手機開個后門,以便用戶可以安裝來路不明的第三方軟件。沒越獄沒Root的用戶可以在AppStores和Play商店下載軟件,并且這些軟件都經過了蘋果和谷歌的審核,他們沒毒沒惡意代碼。
但我們在第三方市場里下載軟件時會怎樣?一兩年前的第三方市場同樣處于跑馬圈地的年代,他們知道討好用戶,知道不能讓用戶不爽,所以軟件的審核也比較嚴格,可是現在呢?當各家第三方市場已經雄踞一方的時候,鋪天蓋地的惡意軟件就被下載進了用戶的手機。小編試著在某款第三方市場中搜索憤怒的小鳥時,出現了至少50個條目,前十個里有七個是插入了廣告代碼、短信代碼的各種所謂“增強版”。
當然我們不能把這一切都怪罪到第三方市場上,隨著他們軟件庫的軟件越來越多,審核成本可能也越來越高,如果說兩年前一天只要驗證上架20個游戲的話,現在可能需要驗證上架200個,同成本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不免有些漏網之魚,只是這個網似乎漏洞稍微大了點,讓人覺得是不是漁民故意弄破了它……
無論如何,正常的才是正確的,如果我們養成良好的使用消費習慣的話,手機就根本沒有中毒的理由。再退一步說,你不想或者不方便花錢,AppStores和Play商店里也有很多免費和限時免費的軟件。要知道,下載破解版的軟件游戲你可能省下的是六塊錢,但是一旦被扣費代碼纏上的話,你的損失可能就不止六十塊了。
游戲是手機發展的第幾生產力?
原始人在打完獵吃飽肉后,會用獸骨玩九柱戲等游戲。人天性是愛玩的,保暖自然會游戲,當一部手機的性能已經強大到可以跑的起魔獸世界這種游戲的時候,你還滿足于將它作為打電話發短信的工具嗎?

相信超過99%的手機用戶都玩過手機游戲
2012年的游戲市場遠沒有前幾年的閃亮。一整年下來也沒有看到植物大戰僵尸、憤怒的小鳥、水果忍者這種殿堂級的碎片時間游戲。盡管大家都看好未來的手機游戲市場,并認為這個市場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但從目前的表現來看,似乎各大工作室的想象力都已經進入了一個固化的階段,叫好有叫座的游戲依然是那些已經在pc平臺證明成功的游戲,比如俠盜獵車手,比如極品飛車,比如混沌與秩序。
國內的手游市場可以說是更加混亂不堪,或許是看到了手游的前景,或許是門檻太低,大大小小的手游工作室如雨后春筍一般鋪天蓋地的出現、消失。游戲產業不是快餐業,一個工作室如果沒有長久以來的文化和技術積淀很難做出值得稱道的作品,當他們踏足這一領域卻無法有所作為時,只能做一些最簡單的工作--換皮植入代碼,或是為經典游戲做漢化,或是修改經典游戲數據,或是干脆拿來經典游戲直接植入代碼,之后海量投放到第三方市場中,以期望不被管理員審核到,再用那少的可憐的下載量和植入廣告點擊量維持著生存。不好意思,這真的不是屬于你們的游戲行業。
小型小作坊如此,大型工作室就好了么?未必。舉個例子來說,前方有個岔路口,一邊很崎嶇看不到頭,據說路的終點可能有100萬的收入,但也有可能什么都沒有。另一邊很平坦,終點也很清晰,走過去你就能拿到50塊錢。大型工作室也早已失去了拼一把的魄力,他們安安穩穩地走著50塊錢的道路。網頁游戲賺錢是么?好的,我們移植到手機上。競速類游戲賺錢是么?好的,趕緊做幾個投放市場。看看那些粗制濫造的東西,有幾款能在用戶的手機里呆滿一個禮拜?又有幾款能換來用戶的第二次點擊?
暴雪一款游戲的開發周期可能會長達十年,這已經大大超過國內許多工作室的平均壽命,但是沒有積淀沒有想象力又不能做出好的作品,面對生存和優秀產品的選擇浪潮,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工作室會前赴后繼被拍死在沙灘上呢?
我們期待用到更好的手機、更好用的系統、更有趣的軟件,手機應該給我們帶來最方便的生活以及最有趣的體驗,但這一年的表現讓我覺得有些失望,明年,是年復一年的如此還是有所改變?新一年在即,希望能看到新的篇章。
編輯:北京信誠IT保姆IT外包部 http:// www.aboverow.cn www.xc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