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系統在硬盤上存取數據時將用到文件分配表、目錄分配表和數據存儲區,電腦系統將硬盤的數據存儲區以簇為單位劃分并編號使用。當系統讀取數據時,首先通過目錄分配表獲得文件的起始簇位置,并在此開始讀取,然后通過文件分配表了解該簇是否有后繼簇,有則繼續讀取,直至一個指明沒有后繼簇的結束簇,完成文件的讀取操作。
在保存文件時,也需要通過文件分配表找到哪些簇是可以使用的,將數據存儲到第一個可用簇后,如果還有數據沒有存儲就查找第二個可用簇,并且在文件分配表中為第一個簇指明后繼簇的位置,重復操作至數據存儲完畢后,在目錄分配表中記錄下文件的名稱、屬性、初始簇等信息。
需要注意,在使用刪除、快速格式化、標準格式化等命令操作硬盤時,數據存儲區的內容并沒有被清除,這就為數據恢復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文件分配表的重要性,硬盤上將另外留有一份備份,這也是Scandisk之類的硬盤檢查軟件能夠修復硬盤數據錯誤的原因。
通過系統存取數據的原理可以得知,當文件分配表、目錄分配表等索引信息損壞時,我們將只能通過直接讀取簇內的數據來進行數據恢復。可見,經常檢查硬盤錯誤可以避免在丟失數據時由于需要的信息丟失而無法恢復的問題。也可以得知,為何硬盤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出現所謂的硬盤碎片。
編輯:北京信誠IT保姆IT外包部 http://www.aboverow.cn www.x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