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ccess可以很方便的為數據庫開發用戶界面,用access開發醫學領域的數據錄入工具也一般有如下的一些步驟:
(1)系統分析:要分析做成的工具主要包含哪些功能,一般包含數據錄入、錄入格式校驗、數據瀏覽和數據查詢、導入導出等基本模塊,有特殊需求的話還可能包含報表和統計分析、權限管理等模塊。這些東西在開始動手之前就要畫個草圖,勾勒出數據庫的基本結構。
(2)表結構分析:表是整個access數據的一個基石,好的表結構不僅數據庫維護方便,而且數據庫的效率也高。在醫學領域,我們在設計數據庫時也不能單純從紙質表出發(雖然這樣很方便),而要更過的考慮數據庫設計的五條范式,從專業角度對原始的紙質表進行拆分合并。因為制作原始表的人并非專業人士,這里強調一點用epidata和epiinfo制作數據錄入工具也同樣要考慮數據庫設計范式,曾見過一些人用epi制作的錄入工具,不符合數據庫設計范式,帶來很多麻煩,不遵循客觀規律是要受自然懲罰的啊!
(3)制作表:制作表要仔細設置每個變量的類型、格式、掩碼規則等,這樣可以對數據格式進行校驗,給數據清理階段減輕工作量。這里需主要默認值的設置,以及tab鍵的順序,要從用戶錄入的角度考慮問題,要使得用戶錄入方便,且其一般習慣。
(4)制作窗體:一般用access自動生成窗體的功能,生成好后,在設計視圖下稍加修改即可。
(5)制作查詢:可以使用查詢向導設計查詢。
(6)輔助模塊的設置:如用戶登錄窗體、權限管理及查詢窗口等,這些可以使用現成的代碼(網上很多),用acces的導入功能,導入進來稍加修改就可以用了。
(7)功能測試:檢查每個按鈕的功能是否正常;
(8)屏蔽系統的access菜單,給用戶自定義菜單和工具,并定義啟動窗口等,讓用戶看不到access數據庫的影子。
(9)保護源碼,打包發布。
這樣一個初稿就基本有了,可以發給用戶使用了,當然在錄入過程中也需要不斷修改完善。
編輯:北京信誠IT保姆IT外包部 http:// www.aboverow.cn www.xc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