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機簡介
云計算機可以理解為,不需要知道計算機的大小、位置、配置、容量。只需提出需求,它就可以自動調動相關資源(本地不夠用外地計算機資源)幫你解決問題。
云計算理念也差不多, 我們電腦處理東西, 不是自己買個CPU回來裝電腦上進行處理, 而是把需要處理的數據發到一個指定的服務器, 然后服務器處理完畢后再把結果發回到你的電腦上, 再通過屏幕顯示出來。 上面例子里面的指定服務器就是 云計算機。
云計算的前身是grid computing。 說起grid computing 可能知道的人就很多了,就是傳統的網格計算。網格計算就是將一個計算分割成片段,提交到網絡系統上的各個計算機上(格點),工作做好進行匯總完成。比較流行的軟件例如globe bus + afs(提供存儲映射服務)。不過grid一般都是用在學術界,例如cern的幾個實驗都采用了大規模的grid計算,例如進行新粒子的發現,需要處理t級別的數據,單臺計算機的運算和存儲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就必須使用網格計算了。
云計算概念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里,成千上萬臺電腦和服務器連接成一片電腦云。因此,云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么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用戶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
那么,it精英們如何看待云計算的呢?IBM的創立者托馬斯•沃森曾表示,全世界只需要5臺電腦就足夠了。比爾•蓋茨則在一次演講中稱,個人用戶的內存只需640K足矣。李開復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錢莊。最早人們只是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后來有了錢莊,很安全,不過兌現起來比較麻煩。現在發展到銀行可以到任何一個網點取錢,甚至通過ATM,或者國外的渠道。就像用電不需要家家裝備發電機,直接從電力公司購買一樣。云計算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谷歌、IBM這樣的專業網絡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用戶通過一根網線借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云"做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狹義的云計算
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件、平臺、軟件)。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為"云"。"云"中的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并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這種特性經常被稱為像水電一樣使用IT基礎設施
廣義的云計算
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
云計算的基本原理
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云計算機的未來充滿憧憬,神秘的云計算未來是否普及呢?
云計算,是一種新的概念,描述了中國網絡的現狀。但是,云計算在中國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云計算就只是一個概念,或者說是一個泡沫。
去年公司計劃推出一種基于“云計算”的終端機,特點是體積超小,功耗超低(據說只有5瓦),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硬盤,然后透過微軟的'遠程桌面連接'來提供'共享主機資源'這樣一種服務。
云計算現有幾個主要應用
亞馬遜網站(Amazon.com,下稱亞馬遜) 亞馬遜的云名為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Services,下稱AWS),目前主要由4塊核心服務組成:簡單存儲服務(Simple StorageService,S3);彈性計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
簡單排列服務(Simple QueuingService)以及尚處于測試階段的SimpleDB。換句話說,亞馬遜現在提供的是可以通過網絡訪問的存儲、計算機處理、信息排隊和數據庫管理系統接入式服務。
谷歌公司(Google,下稱谷歌 圍繞因特網搜索創建了一種超動力商業模式。如今,他們又以應用托管、企業搜索以及其他更多形式向企業開放了他們的“云”。
編輯:北京信誠IT保姆IT外包部 http:// www.aboverow.cn www.xc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