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內容遭抑制
Facebook最近的情況有些令人費解。
去年初,就在該公司允許訂閱非好友用戶發布的信息后,我的“訂戶”人數很快就猛增到2.5萬人。
隨后,我都會在周日早晨與這個新的群體分享我每周的專欄。這些文章獲得了不俗的反響。例如,2012年元旦的一篇文章獲得了535次“喜歡”和53次“轉發”。另外一篇有關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欠我50美元的文章,也吸引了323次“喜歡”和88次“轉發”。
自那以后,我的訂戶人數增長到40萬。但現在,每當我分享專欄時,卻會出現另一番景象。猜猜有人多少“喜歡”和“轉發”我的文章?
如果你的答案超過兩位數,那就錯了。
我今年1月分享的4篇專欄平均每篇的“喜歡”為30次,“轉發”僅為2次。有些文章的“喜歡”甚至低至11次。照片互動率也在驟降。一年前,我的照片每張都可以獲得數千次“喜歡”,但現在平均只有100次。我查看了其他科技博客撰稿人的主頁,包括TechCrunch的MG·斯格勒(MG Siegler)和《紐約時報》的記者們,他們都出現了同樣的萎縮。
重點宣傳付費內容
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我最近做了一個小實驗:花7美元使用Facebook的贊助廣告工具向好友推廣我的專欄。
令我驚奇的是,我發布的一條鏈接的互動率竟然激增1000%,短短幾小時就吸引了130次“喜歡”和30次“轉發”。Facebook似乎不僅僅會在我花錢時幫我推廣,還有可能在我不花錢時抑制我的內容傳播。
Facebook曾經驕傲地通知我:當我付費后,看到我帖子的人增加了5.2倍。真不得了!謝謝啊,Facebook。
這對廣告主來說或許是好消息,但我卻有些上當受騙的感覺。我之所以在Facebook屢次被曝侵犯用戶隱私后仍然使用它,部分原因在于我愚蠢地相信,總有一些民主的渠道讓我們可以與他人自由分享信息。Facebook用這樣的承諾吸引我們加入,但現在卻徹底推翻了這一承諾:必須花錢才能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帖子。
Facebook卻持有不同觀點,他們說:他們仍在為算法尋找一種合適的平衡狀態,正是這些算法決定了哪些人可以看到我們的帖子。
壟斷地位無法確認
Facebook News Feed產品經理維爾·凱斯卡特(Will Cathcart)說:“這二者毫無關聯。我們沒有動力為了向你展示更多廣告,而壓縮你向粉絲傳播內容的渠道!
“廣告對互動率的影響相對較低,我們對這種狀態很滿意。”他說,“長期以來,我們已經對算法做出了很多調整,這有可能導致內容的起起伏伏!
Facebook在聲明中稱:“與一年前相比,擁有1萬以上訂戶的帖子獲得的平均反饋(喜歡、評論、轉發)增長了34%!钡獸acebook還表示,News Feed的互動量的確出現了2%的下滑。而且,他們還在使用付費內容替換免費內容。這意味著將有大量免費帖子從用戶的信息流中消失,而贊助廣告卻會搶占顯著位置。
哥倫比亞大學互聯網法學專家艾本·莫格倫(Eben Moglen)認為,盡管Facebook優先顯示付費內容的方式似乎有違道德,但卻并未違反任何反壟斷法的規定。
“雖然這種做法有問題,但沒人將Facebook定義為市場主導企業!彼f。他還補充道,社交網絡之間的競爭使得Facebook可以推出自己的終端設備。
以往,立法者一直都在關注偏向自家產品,打壓競爭對手的大企業。
微軟上世紀90年代利用其在PC市場的主導地位向用戶強推IE瀏覽器。最近,谷歌也因為在搜索結果中偏向自家產品而引發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歐洲監管機構的關注。但在這兩起案例中,這兩家公司都是壟斷者。雖然Facebook已經擁有10億用戶,但是市面上仍有很多社交網絡,而尚未使用該網站的人也達到數十億之巨。
上市加大創收壓力
“Facebook肯定已經改變了政策,并調整了產品,以便通過各種商業模式探索創收渠道。但在上市前,他們卻無需如此!笔袌鲅芯抗綟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數字化顛覆》(Digital Disruption)一書的作者詹姆斯·麥奎維(James McQuivey)說,“Facebook內部很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壓力,迫使所有部門都尋找營收和廣告解決方案!
但對于餐館、新開張的小店、本地化夫妻店等依靠該網站進行宣傳的企業來說,這種調整卻是災難性的。
“這不僅會導致用戶從中嗅到銅臭,還會因為原本迅速而通暢的信息被廣告取代,導致產品價值受損。”麥奎維說。
當我問Facebook News Feed的另外一位產品經理艾維查爾·加戈(Avichal Garg),我的互動率為何降幅如此之大時,他回答說,Facebook顯然需要改進算法。
“隱藏最有互動性的內容,并代之以廣告,顯然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彼f,“我們希望確保向合適的人展示合適的內容!盕acebook對算法的控制力,為其賦予了不同于競爭對手的地位。
Twitter也采用了相同的廣告模式,不過,雖然該公司也會在用戶的信息流中突出顯示廣告,但卻不會打壓其他內容:所有內容都會顯示在按照時間排序的信息流中。
Facebook的主導地位或許已經足夠大,使得它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引發監管者關注,并迫使其調整經營策略。又或者,用戶可能會因為受夠了Facebook而停止分享,即使這種活動看起來似乎是免費的。
編輯:北京信誠IT保姆IT外包部 http:// www.aboverow.cn www.xc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