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發布時間:2013-01-03 | 點擊次數:1103 |
|
|
|
微軟全球法律與企業事務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Rich Sauer 鼓勵人們不斷創新是解決當今社會、經濟以及醫療等方面諸多問題和挑戰的重要途徑。從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史中,我們發現,公共部門需要為個人和企業的創新提供健康的環境,通過制定知識產權保護框架,讓冒著極大風險進行創新的人可以在很長的時期內獲得回報。這就是為什么知識產權如此重要——它為鼓勵人們創新奠定了基礎。
在知識產權框架的保護下,知識的傳播和技術轉讓更為順暢。在現代專利體系出現之前,企業更多地是依賴對商業秘密進行保密從而保護自己的技術。而現代專利體系建立之后,企業更愿意分享技術,專利體系明確了企業在授權給其他人技術的同時也能確保自己的權利受到保護。
人們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突破性創新技術的出現總是伴隨知識產權訴訟高發的情況。例如,縫紉機在19世紀中葉是當時最先進、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技術。當時,最初擁有這項技術的一家美國公司向另外一家以更低價格出售仿制品的公司發起了一系列的訴訟。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電話,無線電技術,鐵路和飛機等領域初始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新技術伴隨著訴訟的發生是很平常的事情,人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了解各方在創新領域中相應的權利。在保護知識產權的框架中,協議和授權會使訴訟最終結束,而技術則會繼續向前發展,人類隨之享用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果。
也有人擔心訴訟的增加意味著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并沒有正常運轉。實際上,我認為這恰恰反映了公司和個人正逐漸理解并運用合理的方式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個體系正在以人們當初期待的方式運轉,并將持續促進創新的蓬勃發展。
以中國為例,過去十年,中國的總體知識產權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每年收到的專利申請超過了日本專利局以及美國專利局,而這種趨勢未來還會繼續。我們注意到當前高速發展的中國正著力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產業升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創新型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為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可以消除創新型企業在技術研發投入上的顧慮,鼓勵和保護科技創新;同時還有助于建立公平競爭機制,吸引人才和資金,推動創新循環,從而促進本土企業的長遠發展和行業的壯大,推動中國向創新型經濟和創新型社會的轉變。
為了具備更強的國際競爭力,中國企業應將創造和保護知識產權作為發展策略的重要內容。獨立的知識產權體系意味著較強的創新能力,而這種創新能力將成為支撐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穩步發展的基礎,也將是中國企業成功 “走出去”的關鍵。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有助于可持續創新機制的建立,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
編輯:北京信誠IT保姆IT外包部 http:// www.aboverow.cn www.xcit.com.cn |
|
|
|
|
|
|
|
|